
在南昌湾里区一个小村里,藏着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庵——观音庵,戒智师太和5岁的女孩欣杨就在这里生活。欣杨有时候对着师太喊“妈咪”,也有时喊“师傅”。如果不是因为剃度,在外人看来,师太与欣杨和平常母女无异。

2009年12月的一个早晨,戒智师太刚刚做完早课,听到庵外传来微弱的啼哭声,“铁门旁有一个篮子,里面躺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婴儿。包裹婴儿的棉被里,有一张写有出生日期的纸片。”师太收留了这个弃婴,并为她取名为欣杨,并艰难地将她拉扯大。

在南昌湾里区一个小村里,藏着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庵——观音庵,戒智师太和5岁的女孩欣杨就在这里生活。欣杨有时候对着师太喊“妈咪”,也有时喊“师傅”。如果不是因为剃度,在外人看来,师太与欣杨和平常母女无异。
“现在欣杨到了上学的年纪,但户口一直没有落实。”师太曾多次前往相关部门给欣杨办理户口,但因为师太不具备抚养教育收养人的能力和条件,一直没能办下来。图为庵里没有自来水,欣杨已经学会了用水井打水。

“现在欣杨到了上学的年纪,但户口一直没有落实。”师太曾多次前往相关部门给欣杨办理户口,但因为师太不具备抚养教育收养人的能力和条件,一直没能办下来。图为庵里没有自来水,欣杨已经学会了用水井打水。

2014年4月30日,《关于规范宗教界收留孤儿、弃婴活动的通知》,终于让师太看到了希望:“我会尽自己的努力,让欣杨接受教育、健康长大……”图为拿着客人的手机,欣杨开心地给师太拍了照片。

一个手机,都能让欣杨十分快乐。

洗好了漂亮的衣服,欣杨希望赶紧干。

欣杨会帮师大打扫院子。

师太给欣杨买的玩具车。
